查看原文
其他

拼多多财报之后,再看其为何“崛起”

嘴遁之王 三言财经 2020-01-22

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嘴遁


“你用过拼多多么?”


“没有,你呢?”


“我也没有,但是我二姨常用,她的朋友也用。”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拼多多相比淘宝、京东等口碑差这么多,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用。”


“从我二姨他们这些人分析,似乎在他们看来网购平台都会有质量问题,所以还是哪个便宜用哪个吧。”


上述对话发生在半年前,是笔者与朋友之间的一次交谈。当时笔者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会选择使用“舆情不断”的拼多多。


而半年后,当笔者看到了拼多多公布的其2018年全年财报后,却着实吃了一惊。


财报显示,2018年拼多多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Q4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户数达2.726亿,单季新增4200万,环比增速达18.2%。


一个庞然大物已然长成。其生长速度之快,生长势头之强,商业模式之奇,无不曾令笔者疑惑。


在仔细研究之后,笔者似乎得窥一二。


拼多多等新时代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

智能化


对于拼多多,其迅速崛起的过程中独创的利用微信等社交网络拼单的创新模式,早已是陈词滥调,故笔者在此不必多谈,笔者看到的是另一个层面——智能化水平。


近20年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个个互联网企业崛起,迅速抢占全球市值排名前列,并将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企业挤下神坛。



然而在这拨巨大的互联网浪潮中,仍有一些企业因为跟不上期间迅速变化的环境而没落,同时又有一代代在商业模式与产品上更具创新力的企业迅速崛起。


以近几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例,新浪、人人、当当、凡客、聚美优品等一批昔日明星企业早已光环不再甚至一蹶不振,而拼多多、今日头条、滴滴出行与美团点评等一批依靠全新商业模式与产品模式的企业迅速崛起


其中,拼多多更是在很多人都认为大局已定、几乎饱和的电商领域逆势而生,短短3年就实现超千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2018年更是达到了近5000亿,这样的成绩单让整个行业惊叹不已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生长速度,拼多多已奠定其奠定其电商领域前三的位置。


那么,到底为什么新浪、人人等会没落,同时淘宝、京东却慢慢发展壮大,而拼多多、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企业能够迅速崛起呢?


笔者给出的回答是:智能化。


首先引用一段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在《吴军的谷歌方法论》的论述:


互联网在早期内容不算多,因此通过分类建目录的方式组织信息是有效的,于是就诞生了以雅虎为代表的、以分类目录组织信息的门户网站。


而在人的世界里,增长是缓慢的,因此一个公司得到这种基因以后,会天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持久。但是,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什么都是剧增的,网页数量从90年代初的几百万,增加到今天的几百亿,因此雅虎等门户网站很快就衰落了,代之以 Google 这样的搜索公司。


类似地,在制作和传播新闻方面,20多年前大家是手工编辑,每天每一类新闻很少,就那么几条,编辑挑选,主编拍板就可以搞定了,那时我们生活在小数字世界,门户网站像报纸版面那样的首页新闻和这个世界是一致的。


在互联网2.0时代之后,每一个人都能够产生新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数字的世界,因此在这个时代,理解了计算机思维的今日头条就用了和门户网站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新闻传播的问题。


这时,新闻多得靠栏目分类已经无法解决了,今日头条不得不靠个性化筛选新闻。新闻门户网站的每况愈下和今日头条的兴起,实际上就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对决。


在上述论述中,吴军博士并没有点出今日头条所使用的个性化筛选方法具体是什么,而我们在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智能商业》一书能够找到答案——基于用户数据优化的人工智能(AI)算法。


基于上述论述我们了解到,新浪等的没落和今日头条等的崛起原因在于,新浪等没有使用更有效地方法——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去解决新闻量(数据量)暴增时代的新闻传播问题。


当然,如今的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智能程度仍然有限,以至于也曾让机器推荐阅读App陷入舆论危机:只给用户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似乎剥夺了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


同样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用于拼多多。


拼多多是否在利用智能算法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以拼多多目前的体量,其平台上每日积累的数据量根本不是人能够应付得来的,必然要用到人工智能。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拼多多智能化的程度有多深呢?


笔者找到了很多层面的答案。


拼多多的终极形态:分布式人工智能平台


首先,在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对拼多多未来的展望和定义中


去年7月,黄峥在拼多多上市发布会上曾表示,拼多多对技术的利用和技术投入的强度,可能是超过淘宝和京东的。


“云计算只是很基础的服务技术,我们在讲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是更前沿的。”


而拼多多上市前,黄峥给股东的信中也写道:未来,拼多多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也就是说,在黄峥的脑海里,拼多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朝着成为“分布式人工智能平台”去的。


新电商趋势与智能化不可割裂


其次,拼多多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其对新电商趋势的把握中。


近日,随着拼多多发布2018财年年报,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亦发布了公司上市以来的首封致股东信。


在该封致股东信中,黄峥对于新电商趋势做出了如下解读:新的时代中,电商最大的特征和趋势是“普惠”、“人为先”、以及“更开放”。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前两点“普惠”和“人为先”也都与企业的智能化分不开。


首先是“普惠”。


黄峥表示,目前不论乡村还是城市,教授还是农民,移动互联网已经平等地进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拼多多作为这个时候出现的新平台,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


服务普通人的平台,必然得是智能化的平台。


一方面,普通人的数量最多,因此也就会产生最多的消费需求和相应的庞大数据量,这样的数据量,就只有高智能化水平的平台才能处理。


另一方面,普通人亦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个性化需求,甚至每个人都不同。而这样海量的个性化需求,也只有智能化的平台才能应付得来,应付得好。


黄峥对拼多多在“普惠”上的行动举例道:

 

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沿着这个使命前行,希望通过农产品上行为农户增加收入,为城市居民提供实惠,这成为了当时平台成长的最强劲动力。之后,通过工厂C2M直销提高商品的性价比,给普通人提供买得起的升级生活用品,又让平台向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


事实上,在拼多多通过农产品上行为为农户增加收入,为城市居民提供实惠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到智能化的身影。


据悉,在过去两年中,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几乎跑遍了国内的生鲜产地。


“产地头疼的问题,依旧是需求信息。“


达达举例说:“北京、上海、广州消费者最喜欢什么水果,这个信息产地是不掌握的。大量的生产者还是在随大流,今年什么价高,明年就种什么,结果明年供大于求,就会滞销跌价。”


而他的目的,就是希望提前介入生产周期,让农产品在种植之初就跟上后端的消费需求,不要再等到上市之际才发现滞销或是缺货。


那么,后端的消费需求拼多多如何提前知道?


当然是依靠平台上的大数据积累和智能化决策。这能够把消费者分散的需求,最终转变为规模化采购后,从而大幅降低流通成本。而这,也就是“拼”的好处。


最终,通过上述方式,拼多多实现了5天卖出100万斤大蒜的成绩,成功拯救河南省中牟县农户于大蒜滞销的困境。同时还打造出爆款东北松子,在拼多多平台上售出超242万件、超7000万元的销量,为农户增加了收入。


此外,黄峥提到的工厂C2M直销,更是与智能化的有关。


C2M即Customer-to-Manufactor,顾客对工厂。也就是按照客户(C端)的产品订单要求,指导工厂(M端)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而这大量C端的需求,即需要平台上的智能化处理。


其次是“人为先”。


在致股东信中,黄峥表示,新电商不再把活生生的人当成流量,把商业模式做成流量批发,它试图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试图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


他认为,只有服务好人和对人足够尊重,人群才能聚集成力量,我们才能将长周期零散需求汇聚为短周期批量需求,出现柔性定制生产的可能性,提升供应链效率,让价值回归劳动者和创造者


“理解每个点击背后人的温度,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所依靠的,正是智能化的机器。


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AI远比人更了解人


同时,“柔性定制生产”亦需依靠智能化平台对海量个性化需求进行处理。


技术团队:公司一半人为工程师


除上述两方面外,拼多多对智能化的注重还体现在其技术团队中。


拼多多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共有3600多名员工,其中超过1800名为工程师。


拼多多还在此前招股书中表示:


公司非常注重培养在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依托平台海量的基础订单信息以及用户行为数据,有效地设计、管理和运营平台上的服务及解决方案。


例如,买家浏览和查阅特定产品以及类似品类产品所花的时间,能为拼多多平台上的买家生成个性化推荐,其自主技术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其对第三方商业软件的依赖,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供了创新和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的灵活性。


假货问题:依然需要靠智能化解决


事实上,目前被舆论市场提起、拼多多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假货问题,也可以并只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方法去解决。


以拼多多目前的体量,在其上面入驻的商家已达1700万,这样庞大的数量,首先分类、运营等管理就不可能依靠人工去解决,而只能靠智能算法。


同时,数量庞大的商家可谓是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售卖假货、售卖违规违法物品的商家。而这些商家给拼多多在发展初期带来了监管难题和用户口碑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如果拼多多只是个小平台,监管、处理几家售卖假货的商家非常简单,禁售、罚款等处理措施可以随意使用。


但问题在于拼多多拥有超过1700万的入驻商家,假货的监管和处理问题就变得极为复杂,并不仅仅是数量增加这么简单。比如拼多多就曾遭遇了一系列商家维权问题。


一边被质疑假冒劣质产品泛滥,一边又因为“打假”尺度遭遇商家强烈反弹,作为拥有千万数量级商家的拼多多,在这种问题处理上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这个问题上,有淘宝、京东等前辈的例子可以学习。这两者在发展初期也面临假货问题。2015年01月,国家工商总局对网购网站抽检结果,发现全国网购的正品率不足六成,而淘宝网假货率高达63%。事实上,淘宝、京东等平台至今也没能完全杜绝假货问题。


对于千万级入驻商家的平台,在建立了智能化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后续处理方式后,哪些商家是具有信用度的高质量商家、哪些是售假商家,都会随着消费者反馈数据的积累而得到体现。


而这样的体系只需运行一段时间,平台即可完成了对商家的信用情况的原始数据积累,从而筛选出信用良好的商家留在平台上,而假货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因此,在建立了智能化的评价体系之后,拼多多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对数据的沉淀。


结语


尽管目前还饱受非议,但拼多多取得的成功已经很难被忽视。能在红海之中找到一片蓝海,这本就值得有志于在互联网领域有所成就的创业者研究与学习。


笔者认为,互联网接下来的十年,必将属于真正能够用好智能化技术的企业,而拼多多,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你怎么看?


·福利时间·

  END  

·  往 期 精 华  ·

搜狗财报解读:发力落地应用,AI成驱动未来核心引擎

成都立案调查“6亿投资锤子”,涉国有资产流失,那6亿去哪了?

连SmartisanOS都给了头条 锤子手机还有未来吗?

扑朔迷离:刘强东案晚宴完整视频、疑似出警记录曝光,亲历者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